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過程中發現的21種常見做假賬方法!
21種常見的假賬手法
1.成本費用互化
操作:將屬于成本項目的費用的會計處理改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于費用項目的費用成本化,以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夸大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由于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費用組成,容易與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混淆,此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和人工搬運費也容易與管理費用合并。
2.費用資本(產)互化
操作:將費用項目的會計處理改為資產,稅前扣除折舊。或者屬于資產科目的費用直接確認為費用,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資產價值的一部分本身就包含費用,所以其他費用可以并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此外,資產修復、借貸成本等自我確認邊界更容易被人為虛構和操縱。
3.費用名目轉化
方法:將部分稅前扣除后有比例限制的費用超出部分,轉換為限制較寬松或無限制的其他費用項目,以達到稅前全額扣除或減少相關稅費的目的。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容易虛構。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
方法:為了控制當期稅前利潤,計提費用遞延納稅。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格、當期業績)夸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此外,還會對費用進行選擇性分攤,如調整各費用項目的分攤比例,以控制該項目引起的稅費(如調整土地增值稅)。
原因:同第3點。
5.成本名目轉化
操作:將當期可以結轉成本的項目,改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反之亦然。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操作:本期多結轉成本,或本期少結轉成本,下期補足,或選擇成本分攤方式達到上述兩個目的。
原因:成本結轉規定模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方法:本期結轉或多或少的結轉收入,下期補足。或者選擇收益分成的方式來達到以上兩個目的。
原因:收入確認規則模糊。
8.收入名目轉化
方法:在各收入項目間調整總收入,如將主營收入改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營業務業績。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
操作:將收入暫掛為其他應付款,或將支出暫掛為其他應收款,達到緩繳或不繳稅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費用虛增/減
操作:人為夸大或人為減少收入或成本或費用,或人為減少收入。誤差調整的基礎。達到延緩納稅期限或其他目的。
11.轉移定價
操作:人為與外部交易方進行交易,達到轉移定價的目的,降低或提高價格,用其他費用互相彌補進入自己的小金庫,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
12.資產、負債名目轉化
操作:改變固定資產中資產類別的名稱,改變其折舊年限;通過將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賬款掛鉤,或將預收賬款與其他應付款掛鉤來避稅。
13.虛假交易法
操作: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賬,導致資金流出,增加當期費用,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
14.費用直抵收入法
方法:由于流轉稅的原因,在確認收入之前會直接用費用沖減收入,以控制流轉稅。比如改變商業折扣,降低后續時期的售價。
15.重組轉讓法
方法:利用股權轉讓、資產轉讓、債務重組等方式轉移資金或收益避稅。比如轉移公司資金,達到破產違約的目的。
16.私人費用公司化
方法:將私人費用轉為公司費用,即達到減少應納個人所得稅,增加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費用的目的。比如個人汽車油費會在公司辦理,個人租車費會在公司辦理。
17.收入/成本/費用轉移法
方法:分離合同,將收入或成本或費用轉移給其他公司或個人,達到差別稅率處理的目的。或者把各個公司的費用補上報銷,補償小金庫,平衡自己有限的開支。
18.虛增流轉過程
方法:在流通環節上下功夫,多增加一個流通環節,增加收入,用比例限制增加費用的可抵扣范圍。或者部分費用可以虛構,比如從公司借用資產給個人購買,公司租賃個人資產,無形中增加了租賃費用。或者通過委托收付的方式。
19.利用金融工具法
方法:利用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工具進行難以控制未來價格的交易。將交易價格保持在較低水平,交易后成為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以規避部分流轉稅。
20.集團化操作
方法:利用集團化運作,達到國家批準的一些集團統一稅務公司運作模式的目的。均衡分配集團內所有公司的費用,以達到整體納稅的目標。
21.其他
比如貸款變成其他公司的存款,就要處理。避免利息產生的稅收等等。
上一篇:代理記賬報稅需要哪些材料
推薦文章
美國將放棄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專利意味著什么?
2022/11/8 10:30:30企業拿到異常增值稅憑證怎么辦?
2022/10/14 9:20:27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2022/9/6 9:29:09開曼公司注冊的辦理流程及所領取的資料
2022/6/11 11:23:06品質保證
15年以上財稅經驗積累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基金投資專業實力
資深財稅團隊專業會計團隊安全無憂
2048位安全證書銀行級別的系統安全多元服務
社保托管、稅務代辦財務規劃和咨詢等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