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五步走
1.收到財政補貼后,先判斷一下是用來做什么的?與資產或收入有關嗎?
2.與資產相關的財政補助計入“遞延收益”,待資產分期計提折舊時再轉入“其他收益”;
3.與收入相關的財政補貼,還包括它是否用于補償未來成本或先前成本?
4.用于補償未來成本和費用的,計入“遞延收益”,在實際發生費用時,再轉入“其他收入”(與日常經營活動有關)或“營業外收入”(與日常經營活動無關);
5.用于補償前期成本費用的,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與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計入“其他收入”,與日常經營活動無關的,計入“營業外收入”。
五個注意事項
1、??顚S茫瑔为毢怂?,企業核算的資金和發生的費用與資金分開。
2.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非應稅收入作為減免稅處理,非應稅收入形成的費用(包括費用和資產的折舊和攤銷)作為增稅處理。支出涉及未來年度的,應建立非稅收入支出專項明細賬,以提醒財務人員在支出發生當年進行納稅調整。
3.稅務崗位人員變動崗位時,應將非稅收入及其支出臺賬納入工作交接范圍。
4.財政補貼必須滿足非應稅收入的要求:文件、管理和會計。
5.財政資金作為非應稅收入處理后,5年內(60個月)未支出且未向撥付資金的財政部門或其他政府部門償還的部分,計入取得資金第六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總和。
參考政策
財稅[2011]70號《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1.企業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作為非應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劃撥文件;
(二)撥付資金的財政部門或者其他政府部門對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者具體的管理要求;
(三)企業應當單獨核算資金和用資金發生的支出。
2.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上述非應稅所得用于支出所產生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支出形成的資產折舊和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財政資金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后,企業在5年內(60個月)未發生支出,且未向撥付資金的財政部門或其他政府部門償還的部分,計入取得資金第六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總和;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財政資金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四。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下一篇:如何申請商品條形碼
推薦文章
美國將放棄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專利意味著什么?
2022/11/8 10:30:30企業拿到異常增值稅憑證怎么辦?
2022/10/14 9:20:27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2022/9/6 9:29:09開曼公司注冊的辦理流程及所領取的資料
2022/6/11 11:23:06品質保證
15年以上財稅經驗積累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基金投資專業實力
資深財稅團隊專業會計團隊安全無憂
2048位安全證書銀行級別的系統安全多元服務
社保托管、稅務代辦財務規劃和咨詢等增值服務